▲喜娘(右二)引導新郎新娘拜老人。
  餘萍 攝
  喜娘是婚俗民謠的繼承者。餘萍 攝
  你記得清從小到大參加過多少場婚禮嗎?似乎每一場婚禮上,都有那麼幾首熟悉但說不出名字的民謠和吉祥話反覆出現。南京藝術學院的大三學生管燕似乎對這些婚俗民謠特別感興趣。通過近3個月的搜集整理,管燕陸續在網上發佈了十幾首南京本地婚俗民謠,引起了網友們的一片贊聲。
  實習生 盧蒙 揚子晚報記者 韓飛
  民謠收集人
  女孩為搜民謠找資料尋訪老南京
  今年21歲的管燕是南京藝術學院文化遺產保護和管理專業的大三學生。昨天,記者電話採訪了這位南京婚俗民謠收藏達人,說起為什麼會對民謠感興趣,管燕告訴記者:“一次學校組織參觀甘熙故居民俗博物館時,看到哭婚場景,覺得婚俗民謠很有意思。我學的也是文化遺產保護,所以就想收集這方面的資料。”
  與網友一起分享收集的民謠
  有了收集婚俗民謠的目標,土生土長的南京姑娘管燕參加婚禮的時候不再只是看客,而是積极參与到婚禮的各個儀式和流程中去。從結婚前一天的各種準備儀式起,管燕就仔細觀察著長輩們口中冒出的各種吉祥話,婚禮當天,每個步驟要按規定做什麼事情,說什麼話,甚至要播放什麼歌曲,她都記錄在案。不光自己收集,管燕還請同班同學一起加入收集婚俗民謠的行列,他們不光從網上、書店、博物館查找資料,還親自走訪一些老南京人,挖掘到了不少如今已經很少聽到的有趣婚俗民謠。
  現場探訪之餘,管燕和同學們還在“南京城市記憶”市民論壇上開闢了專門的網頁,在這裡,她們一面和網友分享、討論已經整理好的民謠,一面向網友徵集起了身邊的婚俗民謠和婚禮上的有趣風俗。這種互動收到許多人的關註和喜愛。
  不過,光把這些婚俗民謠整理出來並不是管燕和同學們的最終目的,她們計劃邀請一些民俗婚俗專家或者市民,把這些婚俗民謠編排成節目,最終在舞臺上呈現出來。
  喜娘是婚禮民謠的繼承者
  管燕向揚子晚報記者講述了她參加的一次婚禮經歷。今年9月底,管燕和同學應邀參加了一場在甘熙故居舉辦的傳統中式婚禮。婚禮上,新郎穿著喜服,首先開始了祭拜祖先儀式,新郎在喜娘(指導婚禮儀式的,以前和媒婆有嚴格區別,現在一些喜娘是媒婆兼任)的教導下,說著:“今天是喜慶的日子,希望祖先保佑婚姻美滿幸福”之類的祈願,便開始接親。到了新娘門口,“堵門”一關就要考驗新郎的口才了。這時候,新郎和伴郎團必需嘴上抹了蜜,開始了一連串愛的告白“你是我的心,你是我的肝……”“我愛你……”直到新娘父母開門為止。雖然開了門,新娘還不能直接離開娘家,“哭嫁”是必不可少的儀式。新娘一邊哭一邊唱:“把女兒養成人,父母恩情深;我今兒離家去,一定孝雙親。”管燕告訴記者:“如今,哭嫁在城區已經不多見,而在高淳六合等地方,這樣的儀式依然流行著。”
  新娘進門後儀式就更多了。傳統婚禮上,新娘一進門不能隨便說話,大部分的“喜話”都由喜娘代勞。新娘一下轎,喜娘就要唱:“娘家陪嫁好大方,八個祿罐滿滿裝……”等到新人如新人喝交杯酒時,喜娘就要說上一段祝詞:“先飲交杯酒,添福又添壽。你喂我來我喂你,永結同心不分離。”而新郎入洞房之前,喜娘還要唱上一段《送子歌》:“張燈結彩貼雙喜,華堂錦屋證佳偶,早生貴子喜事多,子孫滿堂樂呵呵。”對於這些儀式,管燕說:“在解放前的老南京,每個小區片都有固定的喜娘,除了指導結婚禮儀,喜娘也是婚禮民謠的重要傳承者。”
  這次婚禮讓管燕深刻的體會到婚禮民謠在過去的重要性。從新娘開始換衣服、梳頭到走出家門,上下花轎,到入洞房,“喜話”成了每一個環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。
  希望民謠能一直流傳下去
  愛上收集民謠的管燕告訴記者:“婚俗民謠的價值不只是烘托喜慶氣氛,還記錄了不同時期人們的生活風貌和禮節,很有研究價值。”接下來,管燕和班裡的同學們還將擴大民謠的收集範圍,街巷的吆喝聲、民間的戲曲小調,她們都很有興趣,並且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,能讓一些好的婚俗民謠和幸福祝語,一直流傳下去。
  網友觀點
  看到這些民謠覺得非常親切
  那麼,如今這些“喜話”還在使用嗎?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南京的80後。27歲的閆小姐準備年底結婚,對於這些結婚喜話,閆小姐表示:“我見過結婚前一天,長輩給新人鋪床時要唱一些吉祥話。新娘進婆家前,喜娘也要說點吉利話。我結婚的時候也準備請喜娘,特別有紀念意見。”
  李小姐告訴記者,自己上半年參加了表姐的婚禮:“請了專業的婚慶公司,講究蠻多的,喝交杯酒的時候好像主持人要念一段祝福語。但具體內容不清楚。”大多年輕人對婚禮上的“喜話”雖然不熟悉,但認為:“是很有必要說的內容,相信長輩和婚慶公司的人會指導。”
  揚子晚報記者註意到,管燕在網上發佈民謠後,引發不少好評。
  網友“夢痴仙人”看到這些民謠,不禁感嘆:“如今的婚禮已經很少聽到這些民謠,今天看到,仿佛回到了小時候。”
  網友“舒克”寫到:“這些民謠具有南京地域特色,值得收藏。”
  網友“高山流水”對這些婚俗也很感興趣,認為“有了這些民謠,婚禮才有喜慶的味道,值得傳承下去。”
  在微博上,婚俗民謠也受到了年輕網友們的熱捧。很多人表示:“雖然現在婚禮簡化了,但還是能看見一些民謠的片段,很親切。”
  32歲喜娘
  民謠漸漸變成流行歌曲、俏皮話
  今年32歲的段浣潔就職於南京一家婚慶公司,她在婚禮上擔當喜娘的角色已經13年了,主攻傳統婚禮儀式。
  談起南京地區婚禮祝歌的變化,段浣潔認為,過去的傳統婚禮上,在媒婆或喜娘的指點下,新娘要說許多吉祥話。如今隨著祭祖、迎親環節的簡化,傳統的婚禮民謠也被流行歌曲取代,每個環節都有一些必唱曲目。《就是愛你》《月亮代表我的心》《世上只有媽媽好》等歌曲用在新郎迎親的時候比較多。而《甜蜜蜜》《一生共相伴》《你最珍貴》等歌曲多是婚禮現場新郎表白時使用。此外,還有《最浪漫的事》《選擇》等歌曲。在近十年來使用的都非常多。今年5月份,段浣潔作為喜娘,在秦淮區大光路一對新人的婚禮。婚禮儀式雖然不複雜,但是新郎和新娘在婚禮現場對唱一首《最重要的決定》,讓出席婚禮的許多人都非常感動。
  除了歌曲,喜娘和親友們的俏皮話最能帶動婚禮的氣氛。同樣是今年5月份,段浣潔在南京江寧東山參加的一場婚禮格外有趣。新娘乘坐花轎來到男方家裡後,喜娘帶著新郎開始了“三踢轎門”的儀式。只見喜娘對著花轎,用搞笑的唱腔詢問坐在花轎里的新娘:一問: “張家姑娘,你願意嫁到王家嗎?”接著喜娘掀開轎簾,又問:“張家姑娘願意和婆婆和平相處嗎?”,最後喜娘讓新郎伸出手,問:“張家姑娘願意給王家延續香火嗎?”在眾人的哄笑下,新郎牽過新娘的手,把新人迎回家中。
  段浣潔告訴記者,雖然現在的婚禮比以前簡化了許多,但是人們在婚禮上的每一句話都要做到“好聽、歡喜”,如果說了不好聽的被主人聽到,很有可能從此斷了來往。尤其是南京、台州、常州等的人家,非常在意婚禮的熱鬧,喜慶氛圍,所以“吉祥話”顯得格外重要。
  ■鏈接
  老外辦中式婚禮 穿馬褂唱婚俗民謠
  在中國生活了近5年的大衛,對中國的傳統禮儀非常感興趣。2010年4月份,大衛和南京妻子舉辦了一場夢想中的中式婚禮,而段浣潔正是這場婚禮的喜娘。在婚禮上,大衛身穿中式禮服,而十幾人組成的迎親隊伍也全部穿著馬褂,有的抬轎,有的舉著迎親的牌子。來到新娘家門口時,大衛取下身上背著的弓箭,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各射一箭,並按照喜娘的指點,說道:“一謝東方神仙,給我完美新娘,二謝西方神明,讓我來到美麗土地……”接著,大衛在喜娘一句“迎女婿”的悠長聲中,跨入了大門。接下來是拜見岳父岳母,只見大衛一聲“爸!媽!”便跪在地上,開始宣讀自己的愛情宣言。而岳父岳母也開始了對女婿的囑托。接著是交杯酒,段浣潔開始說起了祝福話:“一杯永結同心,二杯早生貴子,三杯白頭到老。”
  新奇的中式婚禮,讓大衛的外國朋友們看得津津有味。很多人表示,也希望能舉行一次中式婚禮。  (原標題:結婚時唱的民謠,你聽過嗎?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i03biyyv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